(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宁)12月6日,福建省消委会对福州市20家咖啡销售单位的59款现制现售咖啡开展比较试验,均检测出低含量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也就是对人类致癌作用证据有限。而且,对于一个成人来说,可能需要每天喝200杯以上才能达到致癌量。” 12月9日,南京市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刘长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部分抽检样品。福建省消委会微信公众号图
刘长伟表示,丙烯酰胺主要是通过高温加热如烤制、油炸方式等“美拉德反应”产生的,只要食材含碳水化合物(如糖类、淀粉)和蛋白质较多,高温加工(120℃~185℃)时就会发生美拉德反应,比如薯片、薯条等油炸食品和各类烧烤食品中也都会含有丙烯酰胺。咖啡中有咖啡豆,经过高温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丙烯酰胺。
“事实上,很多食物都是有致癌物的,但是不能抛开剂量来单独谈这个致癌物丙烯酰胺。”刘长伟表示,在一定剂量下食用,对人体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
据2010年国际《食品与化学毒物学期刊》一项研究结果,丙烯酰胺导致致癌时的剂量为2.6~16μg/kg.day(1微克是1克的一百万分之一),即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若每天摄入丙烯酰胺156微克就达到致癌的量(156微克=2.6微克×60)。根据煮咖啡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为13μg/kg进行换算,一个人需要每天喝12kg的咖啡,才会喝到致癌剂量。
“事实上每人每天根本饮用不了那么多,可能也就2-3杯,过多有的人则会影响睡眠。”刘长伟表示,对咖啡爱好者来说,正常情况下所摄入的致癌物剂量远远低于达到致癌的量,没有必要担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